床围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床围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十二五天然气发展任务艰巨dd-【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11 15:58:14 阅读: 来源:床围厂家

“十二五”天然气发展任务艰巨

“十二五”期间想要提高能源效率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就必须大力发展天然气。

2015年我国将成为

天然气第一大进口国

中国能源报:根据公开提法,我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从目前的3.8%提高到8.3%。您怎么看待如此大幅度的提高?

张抗:“十二五”能源规划的的关键在于如何掌控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较理想的是控制在40亿吨标煤或更低,初步制定“十二五”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1亿吨标准煤,然而各级地方政府上报的数字叠加起来甚至超过42亿吨标准煤。要想降低能源消费总量难度很大。目前煤炭在一次能源中占比最大,尽管煤炭清洁化的生产和消费是大趋势,但短时间内难以实现降低其消费量的要求。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在其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大量问题。而水能、核能的建设周期则较长。此外水电出力不均衡,枯水年甚至连装机容量的一半都没有负荷。而同样一吨油当量的天然气和煤炭相比,前者热值高、效率高、污染小。这样看来,“十二五”期间想要提高能源效率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就必须大力发展天然气。

中国能源报:实现“十二五”天然气占比能源消费总量8.3%的目标困难大不大?

张抗:困难非常大。无论按照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是8%至8.3%,能源消费总量是39至42亿吨标准煤的多种方案的哪一种来折算,得出的天然气消费总量都在2500亿立方米左右。在这2500亿方中,国产气量预计须达1500亿方。

目前国内预测天然气产量存在多个误区:首先是将不同种类的天然气生产笼统计算。实际上天然气生产来源分两种,一种是独立的气层气,另一种是溶解气,即通常所称的石油伴生气。由于国内原油产量基本不再增长,同时油田后期开发时含气量降低,溶解气的数量将难有大的增加,溶解气可设定为基本不变。2010年我国气层气产量868亿方,我们必须以此为基数、参考前几年的实际增速来预测2015年的产量,其增长率也不太可能长期超过前期的高速度。

其次我国在各种预测中反映的数字往往是天然气的井口气产量,而世界其它国家统计反映的普遍是供应消费的商品气量,实际上井口气和商品气的数值差别可以很大。我国油气工业的内用和损耗已占用相当数量的天然气,除放空和油田回注(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还要用于长输管线作加压机的动力。此外稠油占我国原油资源比重也不小,开发稠油的主要方式是热采,即通过烧高压锅炉,将水变成蒸汽注入地下,使油质减稠易流,便于开采。相比煤炭和原油,使用天然气做这种锅炉燃料更清洁更划算。例如辽河油田、新疆克拉玛依等地产的气相当部分自用于当地稠油开采,辽河油田还用了一部分外地的管输气。

影响天然气上产的因素很多,我国上游的天然气资源中50%-60%是低渗低产的致密气,其在美国与煤层气、页岩气一起被列入非常规气。这部分气藏资源上产难、稳产更难,要想持续高速发展难度较大。这是制定约天然气产量增长的关键。

中国能源报:您怎么看待非常规气的发展潜力?

张抗:对于气产量的高速增长,不少人寄希望于煤层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气。在说页岩气之前,先来看煤层气:1985-1987年我们就在山西省境内的吕梁山西侧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这是中国最早一批煤层气项目。既使从规模勘探到如今也将近20年了,但煤层气产量,特别是商品气量仍迟迟上不去。页岩气与煤层气开采方式和原理基本类似,显然,不解决与煤层气勘探开发中遇到的类似障碍,页岩气产量也可能上不去。影响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要不是资源和技术等硬环境,而是市场机制、管线准入等软环境。据我预计,保守点说,非常规气,包括煤层气、页岩气、煤制气,甚至连焦炉煤气产量加起来在2015年可能仅有200-300亿方的商品气供应。这样看来2015年(至少年中)要达到1500亿方国产气的供应能力相当困难。

中国能源报:国产气大幅增产存在困难,不过我国最近在能源外交领域成果卓著。中哈天然气管道C线和南线开工,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出访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哈萨克斯坦三国,达成进一步供气协议,中缅油气管道全线开工等。进口气未来前景如何?

张抗:剩下的1000亿方缺口依靠进口填补,如果进口量达到1000亿方,在美国天然气进口持续大幅下降的情况丧,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而我国已是第二大原油进口国。天然气进口会比原油进口带来更复杂的问题。

扩大进口气来源

需要抓紧建设配套设施

中国能源报:天然气进口具体存在哪些不确定因素?中俄、中缅甚至近期中澳之间的天然气互动能否成为进口气的有力补充?

张抗:有人对俄罗斯进口气寄予厚望,认为中俄一旦达成协议,俄罗斯每年将向我国供应680亿方气,规模很大。但俄方一厢情愿地想先修西线管道,将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输至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口入境,而将东线近贝加尔湖气田保证俄国内供应。如果我们同意接收西线气,将不得不通过长约7000公里的管道将气输送至需要的东南沿海。大体而言,管输运程超过4000公里,就要考虑是否发展LNG更合算。显然,通过东线从远东地区进口天然气到中国东部对中国更合算。

在气价达成协议后再谈管线建设和运营,从动工建设到完成,整个周期可能需3-5年时间,中俄石油管线的建设给我们一个实际的先例。乐观地估计,即使中俄天然气管线2015年年底前能够实现贯通,我仍然认为当年输气量能达到100亿方将是很难的。

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一期2009年建成通气,据外界报道,中石油宣称2015年该管道全线将实现600亿方的年输气量。然而,土中天然气管线的建设实践证明,其从建成输气,到增压增输再到稳定供气需要的周期很长。目前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四国组成的天然气管道运行协调委员会的生产计划按月排定,2011年全年仅向我国供气170亿方。显然,目前的中亚-中国天然气管线在“十二五”期间可保障向中国年供气量300亿方,要再建设新线,即便全线顺利建成、达到新线设计产量,总共也需要三四年,很难保障2015年中亚年输量比原定的300亿方有大幅增长。

中缅天然气管道问题不大,但到2015年底能够实现的运力也难达设计标准。除了建设管线,沿途还需要设站维护,而管道穿过的缅北正是冲突战乱频发的地区,此次中国投资的水电站出问题,湄公河船员遭难也在该区域。缅甸探明可采天然气资源较少,同时已经建成投产的气田主要掌握在韩国和泰国手中并向泰国出口。计划修建的中缅管线沿途我国拥有的气田还处在勘探阶段。当然缅甸近孟加拉湾一带公认是未来世界上最好的油气资源地之一,然而真正有价值的项目都在海上,特别是深海,陆上气田规模较小。因此设计年输气能力120亿方的中缅天然气管道的气源未定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困扰。

澳大利亚进口气最近几年正逐步成为我国新的气源。澳洲液化天然气(LNG)有两种气源:一种是西北大陆架的气田,一种是煤层气,这两类气田中国都有参与。由于里程短,航运便利,中澳之间的资源合作日益频繁,但也带来了不少麻烦。由于中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煤炭、天然气等多种资源全面渴求,澳政府也在能源出口问题上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其国内的压力。要保证气源稳定,我们需要做到互补互利双赢。

中国能源报:除管道气,我国也在加紧建设LNG接收站,希望进一步加大LNG进口量。目前建成投产和在建的接收站共有8个,您认为LNG按照现有速率发展能够满足进口需求吗?

张抗:刚才我提到,到2015年进口管道气最有把握实现的是中亚天然气管道300亿方/年的输送量。因此进口气总量1000亿方中就还剩下600-700亿方的缺口。按目前计划,全国LNG接收站一期工程完工只能满足300亿方进口量,那就意味着必须在2012年或2013年立即开工第二期,甚至第三期,才能保证至少在2015年年中要达到600-700亿方的接受能力。首先是沿海、沿江接收站系统的配套建设,需要建设专用码头,配备LNG储库群。第二,要以对LNG出口国天然气液化设施投资来保障与其签订长期供气合同。接下来就是要拥有运输LNG的船队。即便上述三个主要条件都能够满足也还不够,因为LNG整个工业的配套设施还不止如此,LNG调峰电站、用于通到用户的管线都必须配备才能实施规模供气。要降低LNG成本,实现商业可行性,再气化设施还必须配合发展冷能(利用)工业,要实现冷热电阶梯利用。“十二五”规定的期限已经快过去一年,要达到上述系统工程建设的目标,剩下的时间显然不多了。

中国能源报:很多人提到天然气飞速发展的前提是气价改革,您认为,气价改革目前是不是很紧迫?

张抗:气价非改不可。目前国产气的生产者无法维持和扩大生产,进口气价格昂贵,但国内气价却很低,任凭如何算都是赔本生意。前面我也提到中国大部分储产量是在美国被视为非常规气的致密气,是很难开的气田。不为它创造条件怎么能加快气藏开发?天然气工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国家补贴是没法良性发展的,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也就是必须按不同的用户特点分别提价。尽管这带来许多问题,然而要认识到越往后越难解决。实际上天然气价格是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中相对容易改革的部分,如果这个都下不了决心,其它的步伐更难以迈出。

(受访者系原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

河南轻质滤料

沈阳温变色粉

海口除静电液